健知教育官方网站|儿童注意力读写力训练专家  登录  注册会员 

游戏治疗改善儿童情绪与行为

       

        当孩子遇到比较大的困难时,他们可能会做一些被禁止的事,如采用分激进的或过分退缩的方式来行动,甚至造成更大的问题。随之而来的,他们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或其他不良情绪。这时候,家长可能会面对来自孩子伙伴、老师或其他家长的负评或者指责,这会使父母感到非常沮丧、挫败,同时也更担心孩子的问题是不是会变得更严重。

        对于孩子的行为和情绪问题,游戏治疗是一种特别好的方式。游戏治疗是系统性地使用理论模式以建立一种人际历程,受过训练的游戏治疗师使用游戏的治疗性力量,来协助个案预防或解决心理社会的困扰,以及达成正向的成长与发展。大约2岁左右,孩子就能够发展起玩象征性游戏的能力,在11、12岁之前孩子仍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儿童需要通过具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内心,因此它尤其适用于年龄在3-12岁的儿童。

       在游戏室中,治疗师借助游戏和孩子建立关系、保持互动,儿童利用游戏自如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揭示其忧虑、困扰、和恐惧等,将用语言难以表达的、受到压制的最基本的愿望表达出来,类似成年人的谈话治疗。那么,游戏治疗是如何帮助孩子调适情绪以及发展良性行为的呢?以下是一些基本的介绍:

基本介绍:

1.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游戏治疗给孩子提供各种安全地表达自己感受的方式,在学校里孩子可能没机会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而采用不恰当的行为表现出来;在家里孩子可能会因为害怕父母生气或打骂自己而不敢表达。如果直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态度可能会让儿童感到害怕,而把它投射到选择的玩具上会让他觉得更安全舒适。在治疗中,他们可以通过游戏演绎自己的感受,接着把这种感受提升到意识层面,再把这些感受表达出来,面对这些感受。

        治疗师会对儿童世界的感受持理解、温暖、接纳的态度,努力去了解儿童主观世界的内部参照框架,对儿童的感受做到敏锐的了解。通过指出儿童的经历会让他们产生什么样的感受,对他们的感受进行描述,将他们的感受作为合理的情感展现出来,儿童在其他情况下可能都无法体会他们的精神生活是如此重要和值得关注、尊重的。治疗师的工作并不是诠释游戏的意义,而是让儿童明白自己的情感状态。适应不良的行为的原因之一是儿童对自身感受认识和理解不足,感受得到了表达,孩子也能更加理解感受并进而降低情绪的强度。通过治疗师的协助儿童能进一步调整自己的行为,孩子就可以有更多的能量转向创造性活动以及更能够集中于问题的解决,而这些的成功又会进一步增强儿童的自尊和自信。之前那些导致问题的行为将会转变为更积极更被接受的行为。最终的结果是儿童的内在心理世界将会改变,通过在游戏治疗过程中感受的表达他们会发展出更恰当的行为。

 

2.获得掌控感

        虽然在游戏治疗中会有一些基本的安全限制,如:不能故意破坏游戏室里的玩具、不能故意伤害治疗师和自己等。但基本上,孩子用游戏室里的任何玩具来玩都是可以的,只有在儿童失控并必须保护他免受伤害时治疗师才会采取主控。Axline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股强大的力量一直在为完全的自我实现而努力,儿童中心治疗假定每一名儿童都有以令人满意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儿童如果被允许自己主导游戏,他就能重新框架自己的经验重建安全舒适感。在宽容的环境中,儿童会积极寻找对自身问题的解决办法。如果治疗师采用主导的态度有时候就等于是拒绝儿童,他可能会认为自己假设的就是儿童想要沟通的,认为自己知道什么对儿童是最好,这有时候就会变成“权力”的角逐。如果儿童被允许去主导自己的游戏,他们会营造出一种环境让治疗师知道,住在他的世界里或者你就是他时的感觉是什么,一般儿童的防御并不会像大人那样强。

        儿童总是感到许多事不受自己控制,游戏可以为他们的生活提供平衡与控制,游戏过程中有机会自己做决定可以使他们掌控环境以及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于一些喜欢破坏规则的冲动型儿童是非常有用的,治疗师可能会对他的不当行为设置一定的限制以及执行一些约定的后果(当然,限制要尽可能少),而儿童为了避免这样的结果可能会选择正当的行为,这样他可能会在内部发展起一些自我控制的能力。对于退缩型的儿童也同样非常有用,因为他们在游戏室中总是不知道应该玩些什么以及不确定可以怎么玩,允许他们自己做决定可以使他们发展起自信心和自主性。随着自主行为的增加,儿童逐渐能自己处理问题,控制的感觉让他们学会自我控制和自我引导。

 

3.演示经历与幻想

        儿童可以通过游戏来了解这个世界和处理他们日常的问题。在治疗过程中,儿童可能会将他们的日常事件用游戏演示出来,当他们“重演”时他们对问题就可以重新组织,就如在谈话治疗中成人通过语言的再组织可以让他们重新对事件进行认识和理解。在游戏中,儿童的各种创造性想法都会得到鼓励,他们可以选用自己认为合适的玩具来重新规划或组织自己的世界并发展出新的解决办法。有时儿童甚至会将一个幻想故事发展出不同的结局,可能会发展一个使自己感觉更好一点的结局。在游戏治疗中,儿童可以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这样就给了他们一个“易地而处”的机会,他们就更能明白别人的感受是什么,增强对他人的共情性理解。比如说,儿童可以假装自己是个发起攻击的人、受伤害的人、拯救的人、提供照顾的人、旁观者等等。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习并练习与他人互动的新技巧,以建设性的方法解决人际问题。

       儿童过去的负面经验和互动让他们很难相信未来会变好,将幻想变成视觉化的历程让他们有机会去试探改变生活和他人互动模式的可能性,体验不同的人生经验为他们的未来注入希望。游戏可以让儿童将自己的感受、经历和想象外化为某种可处理、可控制、可放弃的形式,通过情绪的放松认识到自己具有做决策、有自己的想法、变得成熟、认识自我的能力(Axline)。

 

4.促进过去压力和创伤经历的疗愈

       经历过压力和创伤的孩子,他们这些经历可能没有以一种正常的方式进入内心,且可能一直积压着甚至可能根本没有进入意识当中。这些儿童的情绪记忆可能会停留在创伤发生时的发展阶段,无法获得安全、安慰或受保护的感觉。他们也无法将压力和创伤的现实与他们的发展性经验整合起来。这通常会成为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原因。

       为了调适儿童的情绪和促进他们的良性行为,他们需要理解这些压力和创伤经历并且将它们与已有的观念联系起来,这就是所谓的对信息进行加工。这通常会涉及到想法、情绪的表达,对这些经历产生新的理解,行为发生改变等,原理上跟成年人谈话治疗是一样的。但这对儿童来说又有着极大的差异,儿童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困难是很难的,儿童需要用比语言更原始的方式来表达。在游戏中,儿童可以使用玩具象征性地表达自己的想象和经历,过去的经历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孩子的游戏。比如,如果儿童目睹了父母吵架他可能会在游戏室内使用人偶把冲突演示出来;他在学校被人打了,他可能也会通过玩具将事件和感受演示出来。在游戏治疗过程中,孩子可以使用一切东西去表达那些他们难以用语言说出的甚至是根本不能说的东西。

        孩子用玩具以某种方式将生活中与困难情景或创伤事件类似的东西“玩出来”,这种使用玩具的象征性表达本身就是具有疗愈性的,它可以给儿童带来积极的转变。当治疗师为儿童提供一个治疗性的环境和用游戏去处理一个困难经历的机会,孩子自身的发展倾向性就会重新调动起来,那些被积压的情绪和记忆也会慢慢处理掉。就如同身体可以从物理损伤中恢复,如果给儿童提供特定的治疗性条件他们的情绪也可以自我恢复。治疗性的游戏可以使儿童内在的自我疗愈的力量恢复,在情感和心理层面上支持儿童的成长和发展。

 

5.促进沟通,增进人际互动

      在游戏治疗中通过玩具象征性地表达自己,可以让儿童将自己与困难的感受和记忆分离开来,这通常对他们来说是很难直接与其他人倾诉的。运用游戏可以快速而平稳地发展治疗师与儿童的共鸣感,观察儿童选用什么玩具、如何游戏、怎样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可以获得儿童很多信息。游戏给了儿童与他人沟通自己的恐惧、担忧、问题、愿望和对他人的期望等的机会,这样治疗师就可以更明白孩子的需求,可以更好地为他们提供恰当的支持和帮助。通过表达对他们的关注,让儿童知道自己是值得被爱和被关注的,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是能够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挑战的。

 

6.学习新的思考和行为方式

       戏治疗师一般可以辨别出儿童有时存在的自我批判和自我挫败的想法。这些想法是可以改变,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支持来帮助他们采用一个更可取的角度去看某个特定的问题。例如对于很多父母离婚的家庭,孩子可能会错误地认为爸爸妈妈分开是因为自己不听话,他可能会感到非常内疚,治疗师可以帮助他们改变这种想法或者帮助他们消除这种负疚感。

       有时候孩子也可以通过模仿治疗师对某些行为的反应去学习恰当的反应方式。比如当孩子邀请治疗师和他一起游戏时,在不同的场景下治疗师可能会有不同的回应,返回到孩子这里孩子又会有不同的感受,孩子会学到与他人互动的更好方式以及处理困难问题的最优办法。有时候儿童处于强烈情绪中时,治疗师也会教他们一些技巧去管理困难情绪,如深呼吸、放松运动和自由想象等帮助儿童学习重要的自我情绪安抚技能。

 

结语

       研究表明,游戏治疗对调适儿童情绪和促进良性行为发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它也是帮助儿童从压力和创伤性事件恢复的有效手段。游戏治疗与一般的游戏非常不一样的,它要求有一位受过训练的治疗师为儿童创设一个安全的环境、以专业的方式与孩子互动产生治疗性效果。

 

 

作者:健知Fola

参考资料:

Karla D.Carmichael《游戏治疗入门》

 Garry L.Landreth  《游戏治疗》

 Axline,V,M(1969).Play Therapy

Terry Kottman  Play Therapy:Basics and Beyond,1-10

Carol Crowell Norton、Byron E.Norton   Reaching Children through Play Therapy:An Experiential Approach,50-80

 Kathy Eugster(2007).  Play Therapy:How it helps Children Feel better and improve Behavior

Association for Play Therapy.(1997). Play Therapy definition. Association for Play Therapy Newsletter,16(2).4

 

 

在线咨询: 您好,我是健知小王老师,很高兴为您服务。 您好,我是健知小山,很高兴为您服务。  | 电话咨询:020-29066529 | 微信咨询:136197700  | 留言咨询

版权所有: 广州健知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 粤ICP备12070958号 | 关于我们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华穗路174号星辰大厦东塔1001 |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3549号